校训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工程一线 ——访谈喻建云[1996级]

发布时间:2018-12-07

 岁月留给他的是丰富的现场经验,艰辛教会他的是在困难中寻找希望。喻建云,就是这样一个交大人,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以建设者的身份处处留下他的足迹。

 

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工程一线

——访谈喻建云[1996级]

  土木建筑学院  杨宇(老师) 刘昕  陈茂刚  钟澍东  郑然丽

 

    喻建云,男,1999年毕业于土木建筑学院铁道工程专业,现任南昌轨道交通集团项目管理公司地铁1号线项目经理。1999年毕业后被分配至中铁十八局集团工作,2000年前往陕北毛乌素沙漠参与修建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2001年前往海南三亚参与国防311工程建设,担任主洞库技术负责人;同年底转至南昌铁路局工作,参与赣龙铁路建设任总工程师;2003年参与浙赣线某站场的建设,任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2004年在上饶浙赣复线建设中担任项目经理。

 

勤工助学补家困,别样青春书壮志

  喻建云学长出生在九江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98年洪水时家里受了灾,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变得更加困难。家庭的变故让他学会了坚强,刚入大学不久的他便开始尝试各种方式赚取一些“外快”,减轻家里的负担。学校老师在知道了他的情况后,为他安排了一个清扫宿舍楼道的勤工俭学岗位,“记得当时我扫地一个月能拿两百块钱,每个月省吃俭用的话,月底还能寄一百回家里。”后来,随着家里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工作了一个学期后学长便辞掉了勤工俭学岗位。他想把这个岗位让给更需要的人。当被问及是否会因为勤工俭学而被同学看不起或者感到自卑时,学长笑着说:“在那段时间,我感觉和同学们的关系都不错,虽然有很多来自城市的同学,但他们并没有看不起我,反而都很理解我,还因此更加注意楼道的卫生整洁了。”勤工俭学的经历对他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让他学会了如何处理学习、工作和活动之间的关系,学会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困难。

 

拒绝痴迷网游,珍惜同窗情谊

    针对现今部分大学生沉迷电脑游戏的现象,喻建云学长想起自己在校时的那个年代,当时计算机在国内才兴起不久,同学之间也会相邀一起去网吧上网。他依然清晰记得那时正流行的游戏是红色警戒,就像现在的同学一样,会组成小团体一起游戏,也会因游戏产生矛盾。喻建云学长表示,自己并不反对大学生玩游戏,但是一定要适度,不能沉迷于网络世界里,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因沉迷于网络而造成的损失是得不偿失的。应该合理分配时间,适当放松自己,多与周围的同学朋友交流,多参加学生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活。

谈起宿舍情,喻建云学长调侃道:“时下流行一句,感谢室友不杀之恩。”当时在学校的时候,他也曾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室友闹矛盾,“但在十多年的社会闯荡后回头去看,那些小矛盾真的不算什么,反而多了几分回忆的趣味。”学长说,其实有时候,对待有些事就要试着放开一点,不能太计较。等到了毕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同学之间的感情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在美好的大学期间,最值得你回忆就是同学,大家相处了四年,这种缘分实在难得,要好好珍惜。喻建云学长告诉我们,刚上大学时,大家的年纪也还小,离开熟悉温暖的家,从天南地北相聚在一起,有点小矛盾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大家应该相互包容。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应该学会互补互助,共同进步。时光飞逝,学长毕业已经十多年了,很多同学一直都没见过,毕业之后大家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也曾发起过多次聚会,但基本上能来十个就已经很难得了,“希望大家要珍惜和大学同学一起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喻建云学长感慨道。

 

不畏艰苦环境,脚踏实地,积累经验

    喻建云学长1999年毕业后到了中铁十八局集团工作,后被分配到地处贵州省山区的一个工程项目部。“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临时搭的三角形茅草房,中间过道,两边是床,一排过去,所有的人就睡在里面。”学长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外出测量。那时不像现在分工这么细致,一个片区就你一个人,扛着仪器测量,尽管在这样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没人敢偷懒,也毫无抱怨,都在埋头做测量,即使到午餐时间,没测完的也都不好意思回去。初入工作岗位便这般艰辛,从大都市到荒郊野岭生活的选择,学长心里也曾动摇过,但他坚持了下来。一年后工程完工,学长请假回南昌,休假在家的他决定尝试新的工作,于是南下广州到一个电子厂工作,厂区负责人安排他去测量线路板规格,在一个月之内要学会游标卡尺的使用,然而他只用了一个下午就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这样,每天都在测线路,机械地重复,很快他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两个月后,他重新回到原公司。

2000年,喻建云学长被安排到陕北的毛乌素沙漠,修建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那时我一个人管四个工区,九公里,什么都是一个人负责,白天测量放线、检查安全质量,晚上整理资料,每天要加班到晚上十点。”学长笑着说,那些资料,写了整整一年,经过整理后有满满的十箱。那年的资料评比,学长因此获得单位四百元奖励。“那里风沙大,让人受不了,那一年真的很辛苦。”他回忆到,有趣的是工作闲暇之余,可以走进陕北农村,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感触颇多。由于表现出色,项目部又划给他三公里,并为他配了一辆吉普车。就这样,一个人开车,一个人测量,持续了一年。之后,学长去了海南三亚参与国防311工程建设,在主洞从事技术工作。“那段时间因为忘我工作,疏忽了自身的安全保护,有一天在测量洞穴纵断面时,被一块突然坍落的石块砸伤,不得不休假回昌养伤。”学长说,伤好以后,便来到南昌铁路局工作。2001年正好遇上赣龙铁路建设工程,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他当上了项目总工程师。2003年赣龙铁路项目竣工,学长投身参与到了浙赣线一个站场的建设中,担任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2004年在上饶的浙赣复线建设中担任项目经理。后来随着成家和孩子的出世,为了家庭稳定,学长离开了南昌铁路局,来到组建不久的南昌轨道公司工作。关于这些经历,学长对我们说,很多年轻人总是想要好的工作,好的职位,好的报酬,而却往往忽视了相对应的工作经历,殊不知只有经历得多,才能积累你的人脉,才有选择的余地。“并不是我运气好,而是经历多,有足够的经验,所以更换工作时总是很顺利,”他坦然地说。

 

寄语后来人

在访谈的最后,喻建云学长写下了对母校学弟学妹们的寄语:在如今社会背景之下,既然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我认为毕业之后就应该到施工单位去,到工程一线去,有了实地经验之后才能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赏识。人的一生中,获得的机遇是平等的,这时就要看你是否能抓住。假如你没有自身能力的话,就无法改变你的道路,无法再上一个台阶,无法接触更多的人,所以任何机会的来临,都要牢牢把握。总之,年轻人,就是要天不怕地不怕,多去经历和历练吧!

 

【同学感悟】

与学长交流过后,让我收获最深的体会便是珍惜大学生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一个崭新的释放自我的舞台,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地舞出自己的青春旋律。珍惜当下,珍惜这个美好的大学生活,让青春不留下遗憾。

——刘昕

学长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即使贫困,也不要自卑,积极向上的生活。一时的弱势决定不了今后的一切,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工作,终将会“发光”。而自卑只会将你淹没在人群中,碌碌无为。看清自己的现状,明白自己所想要的,勇敢向前,自立自强,不轻言放弃,成功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郑然丽



对外联络处:

邮箱:dwllc@ecjtu.edu.cn

电话:0791-87046728

传真:0791-87046729

画廊缩略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双港东大街808号               华东交通大学南区8栋409室

校友工作办公室 校友总会秘书处:

邮箱:xygzbgs@ecjtu.edu.cn

电话:0791-87046677 87046727

传真:0791-87046729

画廊缩略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双港东大街808号               华东交通大学南区8栋409室

教育发展基金会:

邮箱:jyfzjjh@ecjtu.edu.cn

电话:0791-87046734  87046730

传真:0791-87046729

画廊缩略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双港东大街808号               华东交通大学南区8栋408室

Copyright 华东交通大学-对外联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 赣公网安备 36010602000027号

技术支持:百年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