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行胜于言。他用行动与成就践行了这一至理名言,创新创业、不懈努力。一个人的肩膀可以瘦弱,但是一个人承担责任的能力与勇气要对得起男人这个称号。
一路前行的追梦者
——访谈徐昉[2000级]
软件学院 曹亚斌
徐昉,男, 2004年毕业于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现任北京千娱华彩影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易讯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国总监。
本来就是去见陌生的校友,再加上第一次来北京,心中难免有些慌张。原本与学长是约定在十一点钟见面的。但途中遇到堵车、坐错了方向等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结果到了下午一点,才匆匆忙忙赶到目的地。进门时,心中忐忑不安,担心学长心中不悦。见面时,学长却是满面笑容,言语中没有半点埋怨,还不断地询问我们,路上怎么样,吃过饭没有,顿时感觉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事后了解到,学长为了等我们,甚至把下午见客户的计划都取消了。在首都北京,我们忘记了窗外的繁华和喧闹,思绪一下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母校——华东交通大学。
将学习与工作融入生活
2000年,软件学院刚刚成立。北区校园建设也才刚刚开始。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无法与现在相比。“天晴一层灰,下雨一滩泥”,学长很诙谐地说道:“感觉那时的南昌跟乡下一般。”当学长了解到现在的在校生不断抱怨学校的各种环境状况不尽人意时,学长神情凝重地对我说:“虽然那时的条件很艰苦,但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生活,所以那时,不仅是我没有怨言,在我们班级里面也没有听到任何的抱怨,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一代与你们这一代的不同吧。”
学长在校期间,他不放过每一次上课受教的机会。只要学习上一有困难,学长就积极与老师交流学习心得。学长说道,“在我大学期间,学校特意为我们邀请了微软的讲师及外教给上课。那段经历非常有益,微软的讲师给我们带来在学校内部无法获取的知识,以及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去规划未来的发展道路。而他们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基础给我们带来严谨的学习作风。”此外在上课之余,学长会经常扎在图书馆里面学习不同的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以及杂志。回顾自己的四年本科生活,学长这样说道,四年的学习教会了他如何思考,奠定了他不断奋斗的基础。
在社会实践上,学长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假期实习,在实习中增加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他回忆了一段印象深刻的实习经历,他与同学们一起在南昌青山路找了一份帮人跑腿做销售的暑期工作。白天时间都在上班,而且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每天都赶同一班次的公交车回到学校,晚上只能在一个空置的教室睡觉。南昌市作为中国五大火炉之一,学长在那样的环境中坚持了下来,而且感动了实习单位的领导,单位领导替学长在工作单位附近找好了住宿,而且很照顾他。在回忆实习那段经历时,学长感慨地说:“做事首先要脚踏实地,其次要有足够的韧劲来面对困难,同时这段经历也让我更好地接触了解了这个社会。”学长建议在校大学生有机会一定要出去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做一个清醒的人
“要想的多、说的少,做的多、埋怨少”,访谈一开始,学长就说道。这是他这么多年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多年在职场总结出来的经验。2004年毕业之后,学校召开工作双选会,他与同学一起去应聘第一家公司,那家公司招聘几十名公司普通员工以及两名主管。在面对全校500多名学生的竞争中,学长利用自身的优势,大胆地去面试。经过前期的预选,在没有进行正式招聘的前一天公司就确定了他的主管职务,在他谈到这一经历时他很认真地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他那次所取得成就的原因。他说道:“我们在大学学习四年,在毕业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学长在回忆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历时说道:“什么时候你能把工作面试、公司考核看作是一件极为享受的事时,你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学长一共换了四家公司,第一个工作是在一家小公司,在这家公司中他接触过销售、产品、设计、客户等各方面项目,有很多锻炼实践的机会。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熟悉了公司运作的整个流程为自己以后发展奠定一个极好的基础。除了第一个工作是自己应聘的以外,其余三个工作都是公司看中他的能力,作为人才挖过去的。学长这样说道,只要你认真地工作一段时间,你就会学会判断你所在的公司是否适合你,以及今后哪个工作适合你。你也就会明白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机会不但是别人给予你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靠自身努力去争取,靠机遇去发展。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在问起学长毕业时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工作、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去西部做几年志愿者?这时学长笑着说道,在他成长面对选择时,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且在介绍给别人用时也很实用。当你需要面对抉择时,你把你所有能做的选择项目都写在一张白纸上,然后花费一周的时间将你认为每一项目相对自身的优缺点分别对应地列好,经过一周的归纳相信面对那张写满的东西,你会理性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一个很好的抉择。而且这种方法随着你不断应用会越来越熟练到一定程度,不仅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分析事情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寄语后来人
回顾起他那个年代软件工程系的生活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学长想说的话很多。他告诉同学们,那个时候学校的规模比现在小的多,但那时的同学都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每天都在教室与图书馆之间,而且他们将自己所学的东西积极运用到实践中去,学长神采飞扬,言语间充满了对那一段大学生活的回味以及留恋。或许也正因如此,学长一直十分强调同学们的大学阶段一定要珍惜时光,同时学会理论结合实际。
在最后寄语时,学长说道,现在学弟学妹们都是90后,他们都具有想的多,做得少,少了一些坚持,多了一些任性等特质。针对这一情况他建议家长、老师能够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同时学弟学妹们也要逐步理解明白自己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走。我们要学会正视自身的缺点并积极完善自我。
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感激自己、改变自己、掌握自己,在这之后就是要做到有负责任、有良心,学会感恩。以后走向社会后不用担心自己技不如人,在做工作的时候,要做到断了自己的后路,相信任何事情只要做到极致,就是很可怕的。只要在走出校门之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就可以提高就业成功的概率。
访谈的时间不长,但每一位参与访谈的同学都感受到了学长的这份大气宽容、博学多识的气质。这就是徐昉学长,一位在生活工作中自强不息为社会不断贡献力量的交大人。
【同学感悟】
一直认为,杰出校友都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优秀人才,都是眼界比较高的。但是学长谦虚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真正感染了我。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交大人的责任和应该具有的品质。面对困难的我们要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同时我们要虚心学习,迎头赶上。
——曹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