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来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他不善于使用华丽的言语,说的话却句句深入人心。常怀感恩之心,是他一贯的生活态度;志存高远,是他前进中不懈的动力。
感师恩 存远志
——访谈秦金波[1991级]
经济管理学院 林莉
秦金波,男,1995年毕业于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2班,毕业后就职于中国银行广东省广州市黄华路支行,于1997年考取注册会计师证,现任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
回忆母校点滴
八月的广州虽已立秋,但太阳迟迟未褪去灼热的外衣,炙烤着大地,似火的骄阳掩盖不了我们愉悦的心情。当我们一行人来到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时,秦金波面带微笑来到楼下迎接我们。走进他的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两个文件柜,一盆绿意盎然的植物,摆设简单却井井有条,给人一种舒适温馨的感觉。为了接受今天的采访,秦金波特意将当天的会议推迟一天,“能够作为优秀校友接受采访,是母校对我的认可,也是我的莫大荣幸。”其热情的接待和谦虚的话语让我们倍感亲切。在访谈过程中,秦金波流露出对母校生活的怀念和不舍,也道出了参加工作后的艰辛,并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成功之道,让我们获益匪浅。
回忆起母校生活的点点滴滴,秦金波脸上是满满的笑容。“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广阔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在其中自主、自由学习。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电脑,报纸也很难买到,但大家拿着学校发的收音机听听新闻时事,聚在一起讨论,虽然条件简陋,却也能够增长见识,热闹的氛围亦让人乐在其中。”秦金波还说到现今互联网发展迅速,给大学生们提供充足信息源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诱惑,易造成信息的短期化,因此他告诫在校大学生们应学会随主流,识大体,懂得筛选信息,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中寻找到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
在谈到大学期间印象最深的老师时,秦金波想起了他大学四年的班主任范勇老师,“在学习中,范老师就是一名严师,我们交上去的每一份作业他都会认真批改,他极力反对同学之间互抄,每一份作业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有一次期末考试前,范老师在批改秦金波的作业时,发现答案是东拼西凑写上的,于是范老师找他谈心,在得知他是因病而落下不少课程时,范老师便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帮他补课。说起这些,秦金波脸上满是感激之情。
学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充足的图书资源,还有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基地,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把握好大学的时光努力学习知识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素养,也对今后的发展有着推波助澜之力。秦金波说:“在学校难得有一群老师教你知识,毕业步入社会后便很难再系统地学习,所以一定要抓住大学的学习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为自己充电。”
分享成功经验
赫胥黎曾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一名成功的管理者不仅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更要善于支配他人的时间。工作十几年,秦金波从当初的一名小职员做到现在省分行的副总,其间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但他凭借肯学肯干的精神,不断积累经验,终而突出重围,走向成功。秦金波说,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谈到这些能力的养成,秦金波向我们讲述了他不平凡的职场经历。
秦金波自1995年毕业后便一直在中国银行广东省支行的基层工作,于1997年考取注册会计师证。“还记得刚毕业时,由于在学校较少接触学生会和社团,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几乎为零,所以参加工作后待人接物方面的知识都要从头开始学。”秦金波说道。
一开始都是要从基层做起,刚出来工作就不要怕吃亏,要抓住一切机会来学习,还要尽量多的涉及一些不同的领域,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做过,积累就会达到一定的高度,另外,保持一个积极上进的态度,干一行爱一行,扎扎实实,早期多投入、多学习、多接触。秦金波还说到:“我们学校毕业校友身上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脚踏实地。秦金波反复叮嘱我们一定不能好高骛远,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先把小事做好,起点低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经验是靠积累的,就好比盖一座高楼大厦,地基都没打好如何建房?”
虽已为公司高层,但秦金波从未放弃学习,采访过程中我们得知他刚从新加坡学习回来不久,“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在学校,学生还是应以学习为主,牢固专业知识,踏踏实实学好必修的专业课程,日积月累才有丰富的底蕴。毕业后参加工作了,还有各种各样的能力需要学习,只是不再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了。”终身学习,不仅仅是在嘴上说说的,更需要的是我们付诸行动,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接触新的知识,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才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
寄语后来人
秦金波严谨的工作作风让我们感触颇深。被问及对学弟学妹以及学院未来发展的建议时,秦金波分析了当前的市场情况并结合许多在公司实习的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
秦金波说,参加工作后会发现文字描述能力很重要,每一个项目完成后都需要自己写好一个工作总结交上去,因为领导不可能有时间听你口头汇报,在得知学院不再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时,学长建议学院能够开设一门相关的课程。在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时,秦金波结合自己的经历说道:“在学校要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经常去图书馆也不是坏事,记得那时自己对电脑编程很感兴趣,一有时间就会跑到机房进行上机实验,毕业后我还去学习编程电算化软件,那些知识对我以后在银行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秦金波建议同学们在学校就要以学为主,扎实专业基础知识。
访谈快要结束时,秦金波还一直感恩母校,感谢学校的栽培以及老师们的悉心教导,让自己能有一个这么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没有交大就没有现在的我,当时老师的一些要求都是合理的,比如考试要求的基本合格也不过分,还是要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然后端正学习态度,此外锻炼好身体也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够保持好体力应对更大的竞争和挑战。”
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在人生的道路上,常怀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就像秦金波那样,做任何事情都不忘感恩,而现在我们对老师最大的感恩便是认真听课,因为那是对老师们的肯定,对他们劳动的尊重。
【同学感悟】
秦金波师兄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艰辛,付出了多少汗水,坚持与踏实是他成功的关键,而我们身上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踏实肯干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一定会铭记学长的教诲,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要懂得“为什么要学”,要多尝试,要有“试错”的胆量。
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学长身上也得到了最充分的验证,在与学长的访谈中,我不仅清楚地认识到了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更懂得了兴趣的不可忽视,发展兴趣也是我们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