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窗外寒意尚存,而在华东交通大学的校园里,一沓沓垒成小山的信件却承载着炽热的情意。一封又一封由学子亲笔书写的感谢信,如涌动的暖流,正跨越季节,送达曾于2023年鼎力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及爱心企业手中。这些朴素的信笺,凝聚成这座校园最厚重的新春回响——它以最赤诚的方式完成了一场2024年对2023年情谊的温暖接力。
纸短情长,字字皆心声
交通学院学生肖玲的信纸上还留有反复修改的痕迹:“敬爱的学姐:世界上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清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这是汪国真的诗句,也是我的情感的真是写照......您的励志奖学金不仅给予了我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对我学业和生活的鼓励和肯定。因为您的帮助,我能够更专心投入学业,更加集中精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有信心自己会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并非个例。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受助的同学们利用课余间隙,将受助的感动、成长的决心与未来的承诺细细密密铺满素笺。一笔一划精心勾勒的,不只是传统书信的庄重礼仪,更是新时代学子以手写心,也是对“受助思源”的直接呼应与生动践行——冰冷的数字捐助背后,此刻被赋予了温暖具象的生命温度。
善意有回响,情谊永续章
当第一波感谢信寄抵捐赠人时,回响热烈而真挚。收到学生亲笔信的宁夏铁发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感慨道:“因为有了你们的肯定才让我们有了坚持公益的信心......让我们共同在心里种下爱的种子,用爱传递快乐,同时愿你的未来有星辰大海,一路有繁花相伴。”许多校友亦纷纷回复,字里行间既流露欣慰,更重申未来继续鼎力支持母校发展的决心——校企间无形的情谊纽带,因这一封封书信的真诚抵达,完成了由单方付出向价值共享、精神共鸣的深切转变与升华。
润心化人,感恩自成蹊
这次自发行动始于学子本心,却深深契合并拓展了学校“立人为本,重教报国”的育人视野。透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在“知恩”与“感恩”的切身实践中实现了价值内化。学工办的老师们深有感触:“这些感谢信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捐助转化为内在精神力量的育人真谛。我们期待这种‘双向奔赴’的感恩文化在交大沃土上代代绵延、日益馥郁。”
嫩叶新枝已悄然萌发在癸卯岁末的枝头。这批承载无价情谊的信件,无疑已在2024年的开篇,为华东交通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图谱增添了最富温情的一笔重彩。这份由全体师生、校友、企业以信诺与真诚共同执笔的答卷已然证明:教育的薪火相传,永远离不开每一份沉甸甸的支持背后那份守望初心的恒久力量。情长在,力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