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迎新 我校2022级新生报到工作圆满完成
9月3日至5日,风华正茂的新生们满怀着期待,迎着早秋的微风踏入华交校园,即将在华交书写新的青春华章。

迎新现场。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范勇等查看迎新工作开展情况。
9月3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柳和生,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范勇等来到现场查看迎新工作开展情况,慰问工作人员和新生。柳和生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详细询问迎新动态和工作流程,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希望大家把迎新当迎亲,用心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心,为新生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迎新志愿者与迎新专列。
葱茏森郁的校园,各处都能看见忙碌奔走的同学和真挚热烈的迎新标语。在迎新现场,热情的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贴心地接过新生手中的行李,主动分担新生路途奔波的劳累,耐心引导新生办理报到手续;在各学院新生接待点,院领导、辅导员等深入一线迎接新生,为新生介绍校园环境。学校还在火车站、高铁站等站点开设了迎新接站服务等,校内也安排了迎新专车搭载新生从报到点前往宿舍。各迎新工作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迎新现场秩序井然,各环节衔接紧凑,为2022级新生提供了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
迎新期间,师生们不辞辛劳,用心布置迎新场地、整理学生资料,事无巨细地处理着新生入学大小事务,只为让同学们在入校时能感到如家般的温暖。正拿着手机直播的新疆姑娘沙依拉·地力夏提,是学校今年新入职的辅导员,她告诉记者,“今年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家长不能陪伴孩子入校,我想通过直播的方式给家长展示迎新现场,让他们放心更安心。”此外,本次迎新还巧妙融合了思政元素。青春快闪、乐器合鸣、主题宣讲、故事分享......9月4日上午,在迎新现场,华交学子激情上演青春快闪,通过“唱”“演”“讲”等形式,向党和祖国深情告白,抒发爱国奋斗之志,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开启新学期。

新疆辅导员沙依拉·地力夏提用手机直播迎新现场。

华交学子在迎新现场激情上演青春快闪。
“我认为迎新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新生们满怀期待来到华交,他们对华交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最原始的好奇,而作为华交人,我们需要去满足他们的探索欲,带他们真正地走近校园。”一位迎新志愿者热情而自豪地说道。


新生父母与新生依依惜别。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校外等待的家长们,眼里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不舍。“看到学校的志愿者非常热情,迎新环节十分有序,我们就放心了。希望孩子在大学里健康成长,放飞梦想!”一位家长说。
学校召开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9月7日,学校召开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学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出席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梦成主持会议。


徐长节指出,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招生计划要根据社会需求、师资队伍、科研经费情况等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和经费培养出高水平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种类多,各学院要分类理顺、仔细核对招生专业目录。要在招生简章中体现学校奖助体系的完备性、多样性,展现学校招生优势。
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了学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编制情况。与会人员就招生专业目录中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招生计划等进行讨论。
党办校办、宣传部、纪委机关、保卫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研工部、计财处、后勤中心、网信中心、医院和各招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校领导走访慰问教师及离退休老同志代表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7日至8日,校党委书记柳和生,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看望慰问了教师及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给他们送上鲜花,感谢他们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并通过他们向辛勤耕耘的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慰问汽车工程系主任刘霏霏。
在机电学院,柳和生亲切慰问了汽车工程系主任刘霏霏,希望她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勇攀高峰、再创佳绩。刘霏霏衷心感谢学校给予青年教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厚望,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立足岗位,潜心科研,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慰问离退休老同志习勤。
随后,柳和生来到离退处看望慰问了离退休老同志习勤。他表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老同志,希望老同志一如既往关心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继续发光发热,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慰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喻佳。
在信息学院办公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喻佳正在为专业认证忙碌着。徐长节与她亲切交谈,仔细询问工作和生活情况,鼓励她继续努力,紧跟学科前沿,在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慰问离退休老同志倪春福。
徐长节走访慰问了离退休老同志倪春福,感谢他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并仔细询问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希望他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
校领导肖长春、陈梦成、范勇、洪梅、罗文俊、杨德敏、黄志超,还分别走访慰问教师及离退休老同志代表。
柳和生做客首期“书记有约”与学生共话成长
9月8日,校党委书记柳和生做客第一期“书记有约”交流分享会,作为学校的“大家长”与学生拉家常共话成长,并与当天生日的5位新生共庆生辰。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做客第一期“书记有约”交流分享会与学生拉家常共话成长。
孔目湖畔,微风徐徐。学生代表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成长感悟。
“2022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注定难忘。对身处学生工作岗位的我们而言,更多了份‘猝不及防’的成长……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战‘疫’历程中,我们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校学生会主席、2020级天佑学子何政毅分享了自己在战“疫”过程中的感受,并结合学校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的精神,表达了自己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23岁的吴同学是新生中年龄最大的,现场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曾经的我,沉迷于游戏中,每日昼夜颠倒,自暴自弃,最后选择了退学。”当看到过去朋友或考研或工作,他内心止不住的后悔,“坐了一晚上,我选择了复读,复读的日子并不轻松,但我还是熬了下来……”再次踏入校园,他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并将为了这些目标不懈努力。
“过去的一年里,我的身份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老师,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练和挑战……在那一年里,我收获的远远超过我所付出的……”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占俊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加入支教团,为自己、为学校增添一份光彩。
……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成长感悟。
听完同学们的分享,柳和生介绍了学校的校情,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他说:“我曾经的梦想是成为一位知名学者,也曾经离梦想很近,也留有遗憾。但是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作贡献。”他勉励同学们:人生的路很漫长,不要因为一次走岔了路而否定自己,触底反弹也是一种成功。年轻人爱玩游戏很正常,适度有益,过度有害,你可以偶尔沉浸其中,但不能长期沉迷于它;你可以爱它,但不能让它“碍”你。柳和生叮嘱学生干部要成为有威信、受拥戴的学生骨干,要用心用情为同学服务;要不忘学生的“主业”,做好学生的“带头人”,用端正的学习态度、高昂的学习劲头影响身边的同学;同学们虽然离开了家,但没有离开家人。学校的领导作为当家人,会把学生当家人,教职员工也会把学子当孩子,学生当“亲生”。同学们要热爱、信任华交这个大家庭。这个家庭并不十全十美,学校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建议,但希望同学们能理性地表达。“我的成就感来自于你们的成就,你们越有成就,我就越有成就感。”柳和生表示,华交是“出道在铁、出彩在铁、出路在铁”的“铁字号”大学,有义务有责任把学生从“生铁”培养成“熟铁”,乃至百炼成钢。最后,柳和生说:“既然是书记有约,那我和同学们有个约定,学习很苦,但坚持很酷。关于成长成才,同学们若坚持,我必支持。对于大家的成长成才,我乐见其成、更乐建其成,乐祝其成、更乐助其成。”

柳和生与当天生日的5位新生共庆生辰。

柳和生代表学校给同学们赠送书籍和定制月饼。
分享会后,柳和生代表学校给同学们赠送书籍和定制月饼。同学们给他赠送了自己的画作和亲手制作的月饼。
党办校办、团委、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参加分享会。
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标志性项目新突破
近日,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4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7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2022年度江西省唯一,实现了我校标志性项目的新突破。
2022年度,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经费共2937万元,相比2021年批准经费增长了12.7%。批准经费数位列全省第二,立项率第三,立项总数第四。
徐长节走访慰问2022级新生
9月9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深入教室、学生宿舍走访慰问2022级新生,并代表学校给同学们赠送定制月饼。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来到教室看望正在上课的新生。
徐长节来到教室,看望正在上课的新生,勉励大家尽快适应新校园、新生活,要多运动、多学习、多交朋友,明确目标和方向,珍惜大学时光,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刻苦奋斗、学有所成。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来到宿舍与新生亲切交谈。
随后,徐长节来到新生宿舍,与他们亲切交流。“你来自哪里?学的什么专业?在这里饮食习惯吗?”……每到一个宿舍,徐长节都对同学们嘘寒问暖,一句句贴心的问候,让新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会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全新的学习生涯,不辜负父母、老师和学校的期望。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与新生合影。
徐长节还仔细检查了新生的生活设施,叮嘱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他指出,各单位要主动贴近学生、关心关爱学生,畅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学生的合理诉求,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在华交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学业和成长中。
党办校办、校团委、研工部负责人,土建学院、信息学院、艺术学院负责人陪同走访。
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我校召开2022年教师节庆祝大会
9月9日下午,我校在南区礼堂召开2022年教师节庆祝大会。校党委书记柳和生出席并讲话,并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为学校教育事业和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他强调,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略,心怀立德树人、德育为本的韬略,拥有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胆略,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都投入到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未来的这一伟大工程中去,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奋力建设行业标杆、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特色高水平大学,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出席并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宣读2021—2022学年获上级部门表彰的集体荣誉。

校党委副书记肖长春主持会议。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梦成宣读2021—2022学年获上级部门表彰的个人荣誉和获奖。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范勇宣读《关于表彰2022年度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教职工的决定》。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宣读2021—2022学年获上级部门表彰的集体荣誉。校党委副书记肖长春主持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梦成宣读2021—2022学年获上级部门表彰的个人荣誉和获奖。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范勇宣读《关于表彰2022年度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教职工的决定》。全体在家校领导出席会议。
柳和生回顾了一年来学校在党建思政、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学科科研、开放办学、民生福祉、社会声誉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结合学校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柳和生强调,把蓝图变成“美图”、把愿景变成“实景”,成功、功成要靠每一个“大家”(全校师生员工),也要靠一个个“大家”(大师级的人物竞相涌现,凝聚大团队、共建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实现大突破),做“大先生”,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研究大学问、成为大学者,培养“大写的人”、成就大学之大。
就如何成为一名“大先生”,柳和生强调,
——先生之大,在为人之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重点把握好“两个根本”。一是“根本方向”,即政治方向。教育工作者首先是政治工作者,第一责任是政治责任。教师是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在大是大非面前千万不能意识失意、常识失常,要管住嘴、管住手,对得起为人师者的良心与操守。各单位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巡查督查,守住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当好主力军、打赢主动仗。二是“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责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做模范示范,让师德不失德、师范能示范;要鼓起理想之帆,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成为我们的同路人,既要帮学生定目标,还要帮他们定路标,既要描绘蓝图,还要和他们一起绘制“施工图”;要耐得住烦,以父母之心把学生放心上、对学生很上心,把学子当孩子、视学生为“亲生”,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做学生的呵护人,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我校召开2022年教师节庆祝大会。
——先生之大,在为学之真。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人求真,必先有真学问、真功夫、真本事、真情怀,重点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学和科研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首先要成为教学“高手”,也要努力成为科研“好手”,不能撒手、空手。教师要会施教,教学要先学教,要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甘于寂寞、潜心钻研,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踏实和坚守,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严谨治学、集智攻关,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二是课程与思政的关系。要着力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打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推动两类课程合成、两支队伍结队,同时发力、同向而行。
——先生之大,在为事之实。要谋事实、干事实、成事实,重点保持好“两种常态”。一是建功常态,要坚定不移走内涵特色发展之路,突出行业特点、彰显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服务行业、服务江西,以强烈的立功意识,用真情实意去真抓实干,干出真材实料。二是精工常态,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升管理能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气魄,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师生,乐于为学者成功保驾护航,既乐见其成、更乐助其成,涵养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创新生态,营造谋事干事担事成事的创业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做“三牛”干部,自觉将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工作常态,生活状态、奋进姿态,带头干实事实干事,把实事干成事实。

教师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校领导与“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教职工”合影。
教师代表欧阳志刚、学生代表陈晓玥相继发言。会前,校领导与“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教职工”合影。
教职工代表、离退休代表、学生代表近400人参加大会。
我校乒乓球队在省运会上斩获6金 创历史最好成绩
9月6日,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高校组)圆满结束,我校共获6金、3银、1铜及14个前八名,创历史最好成绩。

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高校组)

白宇、李芸倩获本科乙组混双金牌

白宇、王晖翔、杨昆霖、孟笑寒获本科男子乙组团体金牌

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梅获得女子单打铜牌
在男子团体比赛中,白宇、王晖翔、杨昆霖、孟笑寒以全胜战绩获男子乙组团体金牌;苏炜乔、曾海龙、郑鸿鑫、孔凡杰获男子丙组团体铜牌;在女子团体比赛中,李芸倩、熊慧倩、罗清秀获女子乙组团体银牌。在混双比赛中,白宇、李芸倩获乙组混双金牌,苏炜乔、金莉莎获丙组混双银牌。在男子双打比赛中,白宇、王晖翔和苏炜乔、曾海龙获男子乙组双打冠军、男子丙组双打冠军;李芸倩、罗清秀获女子乙组双打银牌。在单打比赛中,王晖翔、李芸倩分别获男子乙组单打、女子乙组单打冠军。
在同期举行的2022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中,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梅获女子单打铜牌。比赛期间,洪梅看望了正在参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并鼓励全体运动员要坚定信心,全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光。
江西省运动会是我省体育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竞赛之一,每四年举办一次。此次省运会(高校组)共有来自全省80余所高校、8000余名运动员参加。华交260余名运动健儿还将参加14个大项,54个小项的争夺。
我校举行2022年度秋季入伍欢送仪式
携笔从戎赴军营,绽放青春谱华章。9月8日上午,我校举行2022年度秋季征兵入伍欢送仪式,为40名即将入伍的新兵送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黄志超出席欢送仪式。

黄志超代表学校党委向光荣入伍的学子们表示衷心的祝福和诚挚的慰问。他指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部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参军入伍是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使命无上光荣,责任无比重大。希望全体入伍新兵要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报国志向;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握锻炼机会;要争当爱军精武标兵,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体健学院苗屹婷代表新兵发言。他说,全体入伍新兵是从华东交通大学走出去的“铁人铁军”,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学校。他代表全体新兵承诺,入伍后一定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做到听党指挥、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子弟兵,为母校增光添彩。


欢送仪式上,武装部负责人宣读了应征入伍大学生名单,代表学校祝贺他们光荣参军。教师代表为每位入伍学生佩戴光荣花。

武装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征兵联络员,2022届毕业班辅导员参加欢送仪式。
作者:马莉娅 编辑:杨亚菲 发布者:杨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