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和生出席江西省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
7月21日,江西省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暨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庆红,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陈军,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长肖云,江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天高,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余卓平,省科学院副院长李雄辉,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李碧,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院长楼狄明出席会议。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出席会议并代表江西省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发言。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代表成员单位讲话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参加成立大会并剪彩
柳和生表示,华东交通大学作为在赣高校,服务江西要高效在干,服务国家大行业是念好“天经”,服务地方汽车大产业是尽到“地义”。华东交通大学与南汽院、江铃集团等汽车单位人缘相亲、地缘相近、业缘相接,合作必定圆满。希望大家互为铁杆、铁粉、铁哥们,彼此扶持、相互支持,同行一路携手同行。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汽车相关学科和专业布局,加快汽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探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为推进江西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期待今后在协调创新、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学生就业、党建共建、合作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共同助力江西汽车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据悉,江西省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由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牵头,联合江铃集团、华东交通大学及业内知名企业等机构组建,主要开展零部件研发、混合动力研发、电子电气架构、车联网与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
我校获批教育部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
近日,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公布2022年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建设名单,我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获批2022年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立项项目。此次共有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21所高校工作室获评,江西省仅1所。
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于2008年成立,隶属于招生就业处。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始终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放在首位,坚持思政与职业生涯教育深度融合,紧贴学校“交通特色,轨道核心”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学业与就业相结合的本土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体咨询、职业测评等专业化贯穿四年培养全过程生涯辅导。工作室建设了《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国家线上一流课程、《创新创业过程与方法》全国就业创业金课;完成“宏志助航计划”45所高校450名学员的线下培训,满意度100%;自编出版10余部就业创业类教材,完成省级以上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就业育人成效显著,获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招生就业处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我校校友获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男子南拳、南棍全能金牌
近日,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保护生命体育场举行。我校2021届硕士研究生刘忠鑫作为中国队代表勇夺男子南拳、南棍全能冠军。

我校2021届硕士研究生刘忠鑫(右一)作为中国队代表勇夺男子南拳、南棍全能冠军。
这是我校学子第二次在世界运动会中取得冠军奖牌,此前,我校2018届硕士研究生古俊霞在第九届世界运动会中荣获女子长拳冠军。


中国队与国际武联裁判委员会主任、赛会总裁判长苏长来合影。

我校校友获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男子南拳、南棍全能金牌。
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600名运动员在34个大项、223个小项上展开竞争。中国体育代表团一行73人参加本届世运会无人机、保龄球、霹雳舞、荷式篮球、壁球、蹼泳、滑水、武术等8个大项23个小项的比赛,其中武术项目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该赛事将于7月17日闭幕,下届世界运动会将于2025年在中国成都举行。
党建引领 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
“遇到心理困惑找谁?”“找心理咨询中心”“遇到安全问题找谁?”“找校园110”……这是2021年学校新生安全教育第一课现场主持人与全体新生的对话。看似简单的问答,体现出的是学校武装保卫党支部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做出的努力。日前,武装保卫党支部通过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验收,成为我校第3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守初心,担使命,做校园安全的守护者
“校园110,时刻为了您”。2004年,武装保卫党支部率先在全省创立了“校园110”综合服务平台,集紧急救助、应急处突、化解纠纷、治安防控于一身,全面加强了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提高了应急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维护了学校安全稳定和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据统计,仅2021年“校园110”综合服务平台共服务师生500余次。

新生入学教育上为全体军训学生讲授国家安全教育知识、校园安全知识
每年新生开学第一课上,支部党员都会为全体军训新生讲授国家安全教育知识、校园安全知识,让学生在跨进校门的那一刻就认识并熟知“校园110”,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扣好大学生安全“第一粒扣子”。
学校每个学院都有一名由支部选派的党员作为网格员,他们深入到全校各学院,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宣讲、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宣讲,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打好“预防针”,带好“紧箍咒”,筑牢“防火墙”。
当考验来临,支部兵贵神速,迅速拉好校园“安全线”,拧紧校园“安全阀”。疫情期间,保卫处“青年党员突击队”临危受命,“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是他们的铮铮誓言。他们冲锋在前,守关卡、筑防线、巡校园面;他们攻坚克难,斗春寒、耐寂寞、顶风冒雨;他们相互守望,手拉手、肩并肩、凝心聚力。他们以责任担当和日夜坚守,诠释了“师生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守一方净土,保学校平安”克己奉公、默默奉献。
严纪律,勇担当,做积极上进的时代先锋
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党员学习教育贯穿于支部党建工作全过程,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教育引导党员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专题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两微一端”等资源开展线上学习。此外,支部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走读、党建主题微视频拍摄、“我为师生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学懂学透,从而能够学以致用,发挥党建引导的积极作用。

支部网格员深入学院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知识
打造支部网格员、创建党员先锋岗……支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举措,鼓励支部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亮身份、争先锋,强化支部成员的宗旨意识,引导激励更多师生、居民从“幕后”走到“台前”,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营造积极向上的支部氛围。为强化内部制度建设,支部建立健全了《校园110安全管理规定》《学院平安建设联络员制度》《校内建筑安全巡查制度》《共产党员先锋岗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
在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的同时,支部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建设学术团队,注重发掘优秀典型案例,及时凝练总结经验做法,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网、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官网、江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自主编写了《华东交通大学平安校园建设成果汇编》,《激发学术引领构建平安校园》荣获2021年全国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坚守初心勇担当,奋楫扬帆再出发。武装保卫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的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我校主办第三届IEEE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工程国际会议
7月16日,由我校主办的2022年第三届IEEE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工程国际会议在线上召开。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正教授、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陈志宁,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近2000人参会。

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致辞。
徐长节代表学校对与会的院士、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土木工程、高铁技术、智慧交通等领域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希望,通过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为江西省交通发展和科研创新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参考,有效促进与会各方深入了解江西省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应用的智慧交通建设,将交通强省、交通强校的蓝图瞄准高目标建设、坚持高水平发展,成为学校服务江西、服务行业的一个新载体、一支新标杆。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正教授、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陈志宁致辞。
陈志宁指出,大数据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和应用的新形式,传感技术和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这一趋势,并正在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社会,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大产业部门为基于大数据的研究和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巨大机遇。此次会议提供了一个促进学术发展、经验借鉴和产学研合作的专业国际平台,希望与会人员互相交流理论、算法和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最新进展,以推进基于大数据的科学技术。


大会开幕现场。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作者:王倩 李美贤 编辑:杨亚菲 发布者:杨亚菲